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设计方案格式

设计方案格式

来源:刀刀网

一、页面排版:A4排版,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边距3.1厘米,右边距:2.5厘米。

二、:

1.封面采用统一格式。

1题目,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2系别/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三号+宋体+下划线,系别、专业按全名称填写。以上6项内容的左端要对齐、下划线长度要相等,栏目与内容之间空2个汉字,如“系别”与“信息科学技术系”之间空2个汉字。

2.内页设置。

1内页“摘要”,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

2摘要内容,五号+宋体。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空两个中文字符;段间不空行;标点符号采用中文字符;单倍行距。

3“关键词:”为五号+黑体+加粗。关键词为五号+宋体。第一个关键词要紧跟着“关键词:”后书写;关键词之间用“;”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符号;关键词数量为3~5个。

4英文“Abstract”三号、TimesNewRoman加粗、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

5英文摘要内容,内容均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的空格;段间不空行;标点符号采用英文半角符号,如“,.;”等;单倍行距;每个关键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Flash”。

6“Keywords:”为五号TimesNewRoman加粗,其后每个关键词均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第一个关键词要跟着“Keywords:”后空一个英文字符再书写;关键词之间用半角“;”加一个英文字符隔开要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如“Flash;Paper”形式。

7注意: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独占一页,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独占一页。

3.目录格式:

1“目录”二号黑体,章为黑体三号字,节及页码为宋体小四号字,页码放在行末。目录中的内容只列出章、节二级标题。

2“Contents”二号TimesNewRoman,章为三号TimesNewRoman,节及页码为小四号TimesNewRoman,页码放在行末。目录中的内容只列出章、节二级标题。与中文目录对应。

4.设计方案正文:

1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段间不空行。文字要准确、严密、简洁;书写要符合语法规范,杜绝错别字;标点符号要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采用全角字符。

2标题层次及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即“1”、“2.1”、“3.2.1”,编号不超过三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末尾不加标点,单独成行,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个空格。第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加粗左对齐段前0.5行、段后0.5行;第二级标题四黑体加粗左对齐段前0.5行、段后0.5行;第三级标题为小四号黑体加粗左对齐段前0.5行、段后0.5行;正文中大项采用12编号,大项中的小项采用12编号,括号后不加标点。

3文中的图统一采用“浮于文字上方、居中”的格式,图表编号及名称置于图表的下方,字体为宋体五号居中,图表采用“编号+名称”形式,如“图31流程图”、“表43统计表”。表格取三线制,表中文字为五号宋体。插图处的空白不够编排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一段文字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表格如能在一页内排下,则不要分开。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为三号+黑体+加粗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独成行。

[1]1文中引文出现的地方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作为上标。如“多媒体”。

2文献作者不超过二位全部列出;超过二位只列前二位,后加“等”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文献内容为小四号、宋体;符号采用英文半角。文献数量为3~。专著:[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社,出版年.月

期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开始页结束页

参考格式为:

[1]____,任枭涵.中文flashM2004范例精粹[M].电子科技出版社,2004.7

[2]____,____,等.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8

[3]____,杜世培.GIS中算法设计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3,324:5558

6.致谢:方案最后要有致谢。“致谢”二个字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独成行,致谢内容小四号宋体、段前空两格,致谢部分单独成页。

行距一律为单倍行距;设计方案主体页数不含封面、摘要、目录应为20~25页。

____华文细黑三号封面项目名称华文细黑28号封面下方公司信息华文细黑12号目录方正姚体小四,统一不加粗页眉华文细黑小五蓝色

第一章标题1

黑体、小二、加粗、居中、行距:1.5倍、段前段后各13磅

1.1标题2

宋体+Arial、三号、加粗、段前10磅、段后3磅、左侧对齐、制表位和缩进:0

1.1.1标题3

宋体+Arial、四号、加粗、段前10磅、段后3磅、左侧对齐、制表位和缩进:0

1.1.1.1标题4

宋体+Arial、小四号、加粗、段前10磅、段后3磅、左侧对齐、制表位和缩进:0

标题5例如1

宋体、小四、加粗、段前段后各0.5行、1.5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字符标题6

宋体、小四、悬挂缩进2个字符、段前段后各0.5行、1.5倍行距

标题7

宋体、小四、悬挂缩进2个字符、左缩进2个字符、段前段后各0.5行、1.5倍行距

设计标准

宋体、小四、悬挂缩进2个字符、段前段后各0.5行、1.5倍行距

文字内容:小四,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固定值21磅

目录

一、概述

二、设计依据

三、

四、

五、

六、

七、

总体设计分项防雷设计配电系统的防护工程预算维护与管理

一、概述

1、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亿次雷暴发生,每秒钟的地闪就有30100次,平均每天发生闪电800万次。雷暴天气带来的强降水、大风、强光、强电场、强电流、强声波、强电磁脉冲辐射、无线电噪声等,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损失达数百亿美元,所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雷电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2、该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长75米,总宽21米,高为19米。接地电阻为1.5Ω,土壤电阻率有352.73Ω·m,建筑物楼顶有长为48.5米的水管。建筑物内电子设备比较多。

如图:

二、设计依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三、总体设计说明

1、建筑物内除一楼没有电子设备,其它二至六楼都有电子设备。因为该建筑物为教学办公场所,周围还有图书馆和现代管理系与体育与艺术系系楼,所以是人员密集的地方。

2、新楼的防护分区:根据南昌市年均雷暴日56.4可确定为高雷区.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根据N=kNgAe

Ng=0.024Td1.3式中

N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a

k雷击次数校正系数.

N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Td该地区的

年平均雷电日为56.4d/a

N1=kNgAe

Ng=0.024Td=4.54

1.3

Ae=[LW+2L+W·√H200H+πH200H]·106=0.039

雷击次数为:

N1=kNgAe=14.540.039=0.18

依据GB____《建筑物防雷设计

规范》第2.0.3条,其属于标准规定“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办公建筑物。因此应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3、主要保护建筑物内人和电子设备。

四、分项防雷设计

1、接闪器

沿建筑物顶的女儿墙敷设一圈Φ8mm镀锌圆钢,距离女儿墙15mm敷设,间距1.5cm,并且每个1.5m用支撑卡子支撑。在建筑物顶的金属物体应于避雷带连接。

2、引下线

引下线采用建筑物主钢筋,并经最短线路接地。采用引下线的规格为:圆钢直径为8mm,引下线的固定支点间距为1.8m,并在地面上1.7m至地面0.3m的一段接地线采取镀锌角钢作为保护措施。引下线至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