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天的作文:雨天闲吃茶
每个小小的茶仓里,都承载着宇宙和自然,你坐在那里品的是茶山上的雨露和草木,心灵会慢慢沉淀下来。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雨天的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雨天闲吃茶
文|康娜
十月半,秋雨霏霏,我们在景洪市一条街巷的茶店品茶。
老板是位中年女子,粉红T恤,黑皮肤,没有太过热络,轻轻点头,招呼我们落座品茶。她的小儿子正爬在茶台上做作业,见来了客人,自觉将书本作业挪到里间去写。
货架、茶筐、纸箱里都是不同年代和品相的茶,绣球滇红、布朗山茶、南糯山生态茶、老班章等琳琅满目,南瓜、窝头、小碗、饼状造型的不一而足,还有很多高中低价位不等的散茶。想要摒除低劣的台地茶,买到上好的高山纯天然古树茶,只有靠自己慧眼去选。
围着茶台坐下。桌凳敦沉厚实,茶盘金黄油亮,是缅甸的黄金樟。
我们点名要尝景迈古树茶。老板微笑,刚好有今年新下来的春茶。
白瓷盖碗,烧水,水沸,洗茶、沏茶。
端杯轻嗅,一股温润清新的茶气飘进鼻息。这一泡,茶汤清浅透亮,入口,微苦涩,香味清淡舒服;再泡,茶味高扬,浓烈放肆,口舌回甘;再泡,茶汤深红,口感醇厚,滋味绵延;再泡,汤色油亮、气韵芳香、回甘生津……
老板说,这古树普洱,可20泡,年岁越久,茶味儿越浓,茶汤越厚。而我们,啜饮三杯,就已脸红手热、步履沉重、小醉微醺,但口舌间对那茶汤还有着缠绵不息欲罢不能的瘾。
我记得有人说这普洱茶第一泡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三泡 “豆蔻梢头二月初”;第六泡 “最是橙黄橘绿时”,第九泡“意犹未尽不思还”……可我们却觉每泡都各有滋味,泡泡都精彩,完全无法分辨第几泡更加迷人了。
再尝熟普。苦涩退去,香气尽显,并且茶汤醇厚,香甜持久……那是自然了,在群山环抱,山峦叠翠的“千年万亩古茶园”, 几百或上千年的古茶树本就拥有着天然的神韵和灵气,而生茶陈化、熟茶焙炒的过程中,那些独有的东西依然伴随,人品饮老茶时,依然能够品味到它高香或绵甜的神韵,与其神意相通。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再听一听那老板讲的古茶树与茶人的故事,便更叫人心动了。每人买了几两,荷包出门。
天麻麻黑,民航路上的路灯被绿色藤萝包围,椰子树高高矗立、遮蔽屋顶,街上电摩来来往往,一个穿淡蓝色连衣裙、白色高跟鞋的年轻女子在思茅二中鸡脚店买了微辣的鸡胗、鸡脚、鸡翅和老挝黑啤,举包遮头穿过雨雾,不知从哪个角落传来的循环播放的老歌,“在年月深渊望明月远远,想像你幽怨。俗尘渺渺天意茫茫,将你共我分开。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街道水洼亮闪闪的,恍若梦中。悠悠凉凉的,那种小情小调简直要迷死人。
一个卖电动车的商行老板,见我们未打伞在雨里溜达,喊着“哨哆哩、猫哆哩(傣语:美女、帅哥),坐坐,喝茶嘞!”
一张简易的小木桌支在屋檐下。桌上是新泡的普洱和切好的小块酸木瓜,一包辣面。
老板用牙签给每人扎一块,蘸了辣面递给我们吃,我们酸得直嘬吧嘴。
串串雨水从屋檐掉下来,砸碎在脚边,我们坐在檐下闲聊。老板的车行生意一般,却也不赶不急,他说,世上总有干不完的活,挣不完的钱,急什么。 于是每日都是打理小生意,喝喝茶、看看雨、说说话,少了份浮躁,多了份闲心。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不由想起了陆羽的《六羡歌》。
我想,每个小小的茶仓里,都承载着宇宙和自然,你坐在那里品的是茶山上的雨露和草木,心灵会慢慢沉淀下来。所以很多人喜欢“泡茶馆”,一泡就是一天,聊天,读书,写字,消磨时间。茶是雅物,亦是俗物,本就和光阴纠缠在一起,沾染了人间烟火,正因如此,才叫人爱得入骨吧。
人来人往的小城,细雨微润街道,街边桥上、拐角或阴影处有人卖菠萝、柚子,街道两旁的朱瑾花开得正艳,日子就这么闲闲散散过下去,安静得如这一滴雨,隐于红尘,天荒地老。
抬眼看了下暮色里朱漆的“茗香阁茶楼”,心想,若有一天,我也能在临水之地置间茶舍,窗外细雨潺潺,屋内炉火融融,我抱一卷旧书,修一时清简,把万事抛开,闲闲吃茶,这人生啊,才算是享了清福了。
——选自康娜散文集《择一城终老,许一世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