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12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心得体会12

来源:刀刀网


  学海无涯,若要成为合格专业的人民教师,则要以勤为径,以苦作舟,始终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对学生进行“三自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做好自身的“三自教育”,即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觉成长,这也是对师德的时代要求。

  假期研修在教育局和学校的安排下纷至沓来,对在疫情之下居家不出门的我们给予了提升自我的机会。新课标的研读与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需要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在听了吴又存老师的《新课标背景下思政课教师的时代精神与师德修养》之后,更对道法课的学法、教法和思政课所承担的责任心领神会。通过学习有了以下思考:

  对自身专业素养有了新思考。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现者。吴老师二十几年的100多本读书笔记对我震撼不少,读书、思考、写作、勤奋必将成为我的常态。

  二、对初中思政课的教法有了新思考

  1、在课堂上讲爱国人物,弘扬爱国文化。

  2、上好思政课要做到“三不”,即不做“照先生”(不照本宣科);不做“贝多芬”(不以背记为最终目的,而是要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不做“误”先生(不误人子弟)。

  3、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力求将书本知识生活化。在课堂上结合自身经历以讲故事的形式将知识点植入学生心。捧在手上的是书,而教师自身经历也是一本书,两本书合在一起才能上出一堂精彩的课。

  4、要将学生学过的诗词歌赋适当地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做逐美而行的人。

  要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要发挥好思政课的培根铸魂作用,要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导向。帮助学生崇德向善,遵德守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仅要关注学生一程,更要关注学生一生!我们要时刻牢记:现在的孩子就是未来的中国。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的时代新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