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懂得“要想做成大事,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道理。 2.能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体会反问句在语意表达上的作用;体会转折句式的用法;体会作者有条理有顺序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体会作者有条理有顺序的写作方法。三、教学准备: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后思考题。2、教师:制作与教学相关的课件。四、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整体感知1、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板书:陈蕃 ?薛勤) (二)深究细读,品味感悟 1、师:概括得好。那么这篇课文中的两个人物都是怎样看待“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呢?快速浏览课文,勾出相应的句子。(学生勾画句子)2、抽生汇报后,老师引生读句:陈蕃认为——;再引读:薛勤认为——(生读后抽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同样是“扫一室”与“扫天下”,两个人却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为什么?我们先来看看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就知道他为什么那么认为了。快速找出课文哪一段有介绍。(第1段)4、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陈蕃是个怎样的人。(课件出示: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 5、生汇报,师小结:抓住重点词或句子概括段意是很好的方法,以后要多尝试。再引导:什么叫“志存高远”? 那么“懒散”又是什么意思? 师再引:人志向远大又喜好读书是好事还是坏事?而生活懒散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这句话中前半句说优点,后半句说缺点,意思发生了转变,中间就用—— “但”字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大家读一读,再体会一下。(生读句子)在这句话里,如果把“但”字去掉,还有哪些词可以替代它呢? (可、可是) (生每换一个词,师都让其放到句子里读一读,看是否通顺,同时体会转折的意思。) 老师读句子,认真听,仔细体会:看看作者重点要强调的是前半句的意思还是后半句的意思?所以,你在说话和写话时,前后意思发生了转折就可以用“但、可、可是”把前后句子连接起来,而且要把自己强调的意思放在关联词的后面。(生齐读句子: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6、引生细究:课文中从哪里能具体地看出陈蕃的“志存高远”、“喜好读书”和“生活懒散”呢?认真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相应的句子。(“志存高远”用“——”、“喜好读书”用“﹋﹋”、“生活懒散”用“”,生画句子,师巡视。)7、交流点拨: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进行如下点拨:(1)感受陈蕃的“生活懒散”: 师:哪些句子是说陈蕃生活懒散的? 生读出画的句子——屋子里乱七八糟,桌子上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上面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师:默读这段话,看看自己能完成这道填空题吗?作者先概括说陈蕃的屋里 ? ? ? ? ?,然后,分别从 ? ? ? ?、 ? ? ? ?、 ? ? ? ?三个方面具体介绍,最后,总述“屋里不仅 ? ? ? ?, ? ? ? ? ? ?。”可见,这段描写是按照 ? ? ? 的顺序写的。师再引:屋子很乱,可薛勤看这间屋子却很有顺序哟。来,我们一起随薛勤走进屋子有顺序地看看: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屋子里——乱七八糟,桌子上 ——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上面满是灰尘:地上——到处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陈蕃的屋子怎么样?(也太脏了,而且还很乱。) 师引:默读这段描写,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屋子里乱七八糟,打上着重号。然后,抽学生来汇报,相机让学生用读表现自己的体会。师:老师来读,闭上眼睛,随老师的读到陈蕃的书房看看,体会作者描写顺序,感受书房的脏乱。师(小结):这么脏乱的书房让我们感觉到陈蕃确实——生活懒散。这么懒散的生活习惯可大大出乎薛勤的意外,所以文中说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2)感受陈蕃的“志存高远”。 师:有哪些句子是说陈蕃志存高远的? 生读画的句子:一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出示相应文字课件。) 师:他究竟有多大的志向?(理解“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这是一句反问句,意思不变,你能改成陈述句吗?(生答后师小结板书:不扫 ?只扫)同样的意思,可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男生读原句,女生读改后的陈述句,体会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小结:对,反问句更能表达出陈蕃的志向远大,表现他一心要扫天下的决心。(试读、抽读、齐读) (3)感受陈蕃的“喜好读书”。 师:哪些句子是说陈蕃喜欢读书的? 生读画的句子——陈蕃见客人到来,就从自己的书房里出来接待。 师引: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还有吗? 生读画的句子:桌子上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师引生说出理由。 (4)师(小结):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懒散得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你是陈蕃父亲的朋友——薛勤,看后你心里会想什么?会怎么做?看看书中怎么写的,用读来回答老师。8、体会薛勤的观点(1)引读5自然段,问:薛勤的观点是——(出示课件: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你是薛勤,你来对陈蕃说。(抽读,师随机评:我听出了你的急切,我听出了你的担忧。)这也是一句——反问句,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薛勤的急切的心情强烈的语气。(齐读)老师引:这句话意思不变,你能改成陈述句吗?(相机板书:不扫 ?更 ?不能扫)师:这里还有一句话表现了薛勤对陈蕃的担忧,“听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 (出示句子: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这也是一句——反问句, 你能意思不变,能改成陈述句吗?师:你看,作者为了鲜明地表达薛勤和陈蕃对 “扫一室”与“ 扫天下”的看法,三处运用反问句。来,让我们再在读中体会体会。(读4、5自然段)男同学读陈蕃的话,女同学读薛勤想的和说的,老师读叙述的句子。9、展开联想,了解陈蕃。1、师:听了薛勤的一番话,陈蕃会有改变吗? 齐读最后一段,他又会怎么做呢? 2、师:陈蕃听了薛勤的劝告后成就自己的大事业了吗?(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我们来看一个小资料。(出示课件:陈蕃,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曾担任过太守、太尉、太傅等职。从政数十年,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e],被世人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 看来,陈蕃真的成就了他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如果当初他不做身边的平凡小事,就难以成就日后的大事业。(三)明白道理,拓展积累 1、师:现在我们再回到课题,“扫一室”仅仅指打扫一间屋子吗? 那么“扫天下”呢? (板书:平凡小事 ?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课题中的两个词语都隐含另一个意思,所以加了——引号。2、师:“扫一室”“扫天下”中间加个“与”字表明这课就是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关系,我们把课题中的“与”字去掉,你能用关联词来说说“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关系吗?也可以说小事与大事的关系。(板书:不做小事,就难成大事;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 师:对,作者就是通过这个故事给我们阐明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告诉我们:从小事做起。(板书)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把“他生活却很懒散”放在“但”后面重点强调?就是为了突出“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到今天,它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师:要成就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这是本课作者对“大与小”的思考,下面老师再送同学们几句有关大与小的名言——课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培养习惯,收获行为;培养行为,收获性格;培养性格,收获命运。(生自读再齐读。有时间,把三、四句写在语文天地第二题后面。)希望大家下来也像老师一样去收集这类名言警句,并记住它们,经常告诫自己、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五、板书设计: ? ? ? ? ? ?“扫一室”与“扫天下”?? ? ? ? ? ? ? ? ? ? ? (平凡小事)(轰轰烈烈的大事业)陈蕃 ? ? ? ? ?不扫 ? ? ? ?只扫?? ? ? ? ? ? ? ? (告诫) ? ? ? ? ? ? ? ? ? ?从小事做起薛勤 ? ? ? ? ?不扫 ? 更 ? 不能扫 ? ? ???? ? ? ? ? 不做小事 ? ?就难成大事?? ? ? ? ?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