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约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取决于主合同的效力,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未采取书面形式的立约定金合同应当无效,但双方当事人对立约定金交付的事实和性质一致认可时,立约定金合同应当成立并有效。此外,立约定金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如果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但法律可以另有规定。
法律分析
立约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立约定金也称订约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订立,依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在合同订立前,由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
(一)立约定金合同为非要式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该条为强制性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根据上述规定,未采取书面形式的立约定金合同应当无效。一些案件也是按无效处理。
(二)《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可适用于立约定金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法律、行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立约定金合同为担保合同的一种,是债权合同,可适用该条规定。
(三)行为方式自由系私法自治的主要内容
在定金合同,双方达成合意并交付定金,交付定金的行为足以促使当事人审慎考虑其行为后果,并足以说明双方合同关系之存在,无必要一定要以书面方式为之。定金合同是否采取书面形式由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决定。未采用书面形式的立约定金合同,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的,对方接受的,只要双方当事人对立约定金交付的事实和性质一致认可,立约定金合同应当成立并有效。
立约定金合同效力的性
定金合同为主合同的从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按照该规定,立约定金合同的效力应取决于主合同的效力。
结语
立约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取决于主合同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立约定金合同为非要式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未采用书面形式的立约定金合同应当无效。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如果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并得到对方接受,即使未采用书面形式,该合同仍然成立。因此,立约定金合同的效力可以依据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而成立,并且是于主合同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将无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