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
选均无分。
1.古希腊主张废除私有制的经济文献是( )
A.柏拉图的《法律篇》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论》 D.亚里斯多德的《政治论》
2.经济学说史上在文献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 )
A.威廉·史密斯 B.安托尼·德·孟克列钦
C.托马斯·曼 D.米塞尔顿
3.较早认识到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学者是( )
A.约翰·洛克 B.托马斯·格莱辛
C.尼古拉·巴尔本 D.达德利·诺思
4.经济思想史上最先为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是( )
A.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 B.坎梯隆
5.重农学派实质上(非形式上)研究的是(
A.奴隶制生产关系 C.魁奈
A.威廉·配第
C.大卫·休谟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6.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劳动价值论的是(
7.法国经济自由主义的先驱者是( )
A.布阿吉尔贝尔 B.坎梯隆
C.魁奈 D.萨伊
8.在垄断与竞争问题上,马歇尔的重要贡献在于提出了( )
A.绝对垄断理论 B.相对垄断理论
C.完全竞争理论 D.不完全竞争理论
9.经济思想史上,被称为官房学派的经济学家集中在(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0.对美国制度学派及日本早期经济思想影响最大的是( )
A.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B.法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德国的历史学派 D.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11.美国制度学派的奠基者和创始人是( )
A.凡勃仑 B.康蒙斯
C.米契尔 D.亨利·乔治
12.边际效用论的先驱和奠基者是( )
A.戈森 B.古尔诺
C.朱尔·杜普伊 D.门格尔
13.被称为“数理经济学之父”、著有《财富理论中数学原理的研究》的学者是( )
A.配第 B.屠能
C.古尔诺 D.庞巴维克
14.瓦尔拉斯经济理论的中心是( )
A.一般均衡理论 B.边际效用理论
C.劳动价值理论 D.资本理论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克拉克 B.凡勃仑
C.康蒙斯 D.米契尔
16.马歇尔的“准地租”概念是指( )
A.因土地所处条件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C.凭借土地所有权而占有的绝对地租
B.要素价格超过其均衡价格水平的部分D.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创造出的利润
17.19 世纪的经济学理论曾发生了两次大综合,其完成者分别是( )
A.亚当·斯密和李嘉图 B.亚当·斯密和马歇尔
C.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马歇尔 D.李嘉图和马歇尔
18.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家是( )A.萨伊 B.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第
19.18 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
A.斯图亚特 B.马西
C.孟德维尔 D.休谟
20.在欧洲中世纪经济思想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长达数百年的经济文献是( )
A.《萨利克法典》 B.《庄园敕令》
C.《神学大全》 D.《经济表》
A.供给的变动C.供需双方的变动 21.马歇尔认为,价格的决定因素是( )
C.李嘉图23.马尔萨斯最有名的理论是( 22.19 世纪英国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同情劳动人民的著名经济学家是(
A.西尼尔
A.价值理论 B.利润理论
C.地租理论 D.人口理论
24.古典经济学进步性的标志主要是( )
A.重点研究了流通领域 B.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C.把经济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D.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问题25.魁奈的“纯产品”是指( )
A.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利息后剩下的部分
B.农产品中扣除利息和地租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地租后剩下的部分
D.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法国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 ) |
|
A.魁奈 | B.柯尔培尔 | ||
C.维克多·米拉波 | D.波多 |
| |
E.杜尔哥 | |||
27.数理学派中,被称为“洛桑学派”的主要代表者有( | |||
A.杰文斯 | B.瓦尔拉斯 | ||
C.帕累托 D.戈森
E.屠能
28.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划时代意义表现在( )A.它继承和发展了配第以后100多年间的经济思想的优秀成果
B.它最早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它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
D.它使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E.它最先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问题
29.克拉克对经济学做了具体区分,分为(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一般经济学 D.静态经济学
E.动态经济学
30.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有( )
A.强调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否认经济规律在各国间的普遍意义
B.强调国家和精神道德因素在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
C.主张运用抽象演绎法研究经济问题
D.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批判
E.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31.帕累托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有( )
A.在研究中广泛运用数理分析,是数理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B.提出了最适度原理,为福利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
C.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并以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
E.论述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必要性32.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 D.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发生经济危机
E.强调一般均衡33.欧洲中世纪宗教异端思想的代表人物有(A.以心理分析为基础
C.强调“均衡”分析
A.马丁·路德 B.阿奎纳
C.J·加尔文 D.克尤斯·加图
E.柏拉图
34.下列关于重商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理论探讨
B.欧洲的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国都出现过重商主义C.它主要从生产的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它产生于西欧14世纪,全盛于15世纪
E.认为财富就是货币
35.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主张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学派有( )
A.重商主义学派 B.法国重农学派
C.德国历史学派 D.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英国古典学派E.新古典学派
2009年1月经济思想史非选择题答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1)他认为历史证明各国经济发展都先后经过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
(2)只有处于第五阶段上国家才要求自由贸易;第四阶段的国家有必要也有可能实行保护;前三段的国家不存在实行保护的必要性。
37.马尔萨斯是如何利用地租理论为地主阶级利益辩护的?
(1)地租决定于土地的自然和人为的肥力及其特殊性质,而不是由于土地垄断产生的;
(2)极力证明地租上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财富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象征;
(3)以上述理论和从外国进口谷物会增加对外依赖性为理由,极力反对自由贸易,主张维持“谷物法”。
38.简述配第对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贡献。
(1)配第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基础;(2)他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以及“真正的市场价格”;(3)他已说明商品价值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4)他意识到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是有区别的。
39.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提出和建立了劳动价值学说;(3)不同程度地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1)研究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规律,提出“自由放任”主张;
40.简要评述孟德维尔的经济思想。(4)初步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5)对分工、货币、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国际贸易和经济危机理论作了重要论述。
(1)同崇尚节俭的道德观念相对应,论证了奢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提出追求私利是人的本性,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3)把劳动分工看成是增进财富的最有效的方法,并论证了国际分工的作用;
(4)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
(5)其分工学说、自由放任主张为斯密所接受,其奢侈学说对凯恩斯产生量重要影响;(6)其关于私利的哲学思想成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13分,第42小题12分,共25分)41.试述李嘉图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一贯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2)在说明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时,李嘉图抛弃了将稀少性作为价值源泉的错误观点,认为绝大部分商品价值取决于必要劳动量;(3)指出斯密价值论的矛盾和错误,认为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成比例,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4)在对决定价值的劳动的性质的研究中,李嘉图已接触到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与创造价值劳动的区别;(5)在价值量问题上,李嘉图接受斯密关于价值量取决于必要劳动量的观点,进一步指出必要劳动不是个别劳动,而是包括直接生产该商品的劳动和生产生产资料所用的劳动,由最不利的生产条件决定;(6)接受了斯密对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加以区分的思想;(7)区分了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
并感觉到新价值创造和旧价值转移的区别。
42.试评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奥地利学派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它是一种主观价值论,其目的在于取代各种客观价值论。
(1)在价值本质问题上,奥地利学派肯定了人对物品的主观评价,但主观评价并不能成为价值实体。因为,其一,主观评价应以商品的客观属性存在为前提,主观评价是第二性的东西;其二,主观评价千差万别,而价值实体必须是商品同的属性。效用只能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不是价值本身。(2)在价值量的衡量问题上,奥地利学派从主观评价上用“边际效用”来衡量价值是错误的,因为:其一,主观评价是不确定的,不能作为确定物品的价值量的衡量标准;其二,“边际效用”在价值决定上的意义是及其有限的。(3)在价格论问题上,人们的主观评价可以影响市场价格,但不决定市场价格。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格论是供求论和效用论的综合,是一种主客观矛盾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