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不同等级的伤残补助金,金额根据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而定。此外,工伤保险基金还支付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护理费等。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其近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此外,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还有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可享受。
法律分析
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补助金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参照地方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项目及费用限额标准;护理费;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拓展延伸
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调整方案
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调整方案是针对当前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的调整提出的一项方案。该方案旨在保障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时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赔偿。通过对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工的合理需求,提高其工作保障和生活质量。该方案将充分考虑农民工的工作特点和风险,确保赔偿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同时,该方案还将注重加强对农民工工伤赔偿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工对工伤赔偿权益的认知和维权能力。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结语
经过对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该方案旨在确保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时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赔偿。通过调整工伤赔偿标准,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工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保障和生活质量。同时,该方案还注重加强对农民工工伤赔偿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赔偿权益的认知和维权能力。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四十二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