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对派出所民态度恶劣的,可以向上级机关警务督察部门举报。涉及违法问题的也可以向当地纪委监察部门、进行举报。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机关及其人民办理治安案件,如果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机关或者人民、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机关及其人民办理治安案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机关及其人民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机关或者人民、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向反贪局提供调查证据和材料。向纪委和监察局检举。向其上级机关投诉。全国机关和民警违纪违法专用举报平台123开通,32个省级机关、330多个地市级机关举报平台同步开通。如果发现民警违法违纪的情况,可以到123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或者组织对人民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民机关或者人民、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对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或者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第1种观点: 派出所处理不公平的投诉方法如下:1、向该派出所所属分县局的上一级机关市局提起行政复议;2、向所属分县局所在的区、县申请复议;3、向该分县局所在地区、县的直接提起行政诉讼;4、向纪委或者监察委,投诉。如果只是一般行为,没有造成伤害,可以向上级的、政治部、纪委、实名投诉或控告,他们会给投控人调查处理结果并反馈情况。如果造成了伤害,有损害后果则可以向上级机关或报案,要求立安处理。还可以向同级、委反映情况,请求或委的督办或干预,也可以向上级或委反映情况。还可以请求媒体的监督,引起社会关注,促使问题解决。人民不作为的,任何公民或组织都有权向其上级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等进行检举投诉。机关人民的法定职责具体如下:1、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3、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4、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5、管理、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6、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7、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8、管理集会、、示威活动;9、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10、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11、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12、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13、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1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十二条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举报、控告的某个工作人员,可以到人民机关,派出所的上级机关,即所在地的,人民、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或者向基层人民提起诉讼。公民或者组织对人民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民机关或者人民、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对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或者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 第四十六条 公民或者组织对人民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民机关或者人民、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对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或者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第3种观点: 派出所处理结果不公,可以采取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1、向该派出所所属分县局的上一级机关(市局)提起行政复议。2、向所属分县局所在的区、县申请复议。3、向该分县局所在地区、县的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十二条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