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有这么大的改变,最重要的是我能在合初人待下来,再过两个月,我就来合初人整四年了。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尤其是看到我一个人能在山区村里待这么久时,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现在我认真地想来,这里面有三个原因:
第一,我对金钱没有狂热的追求。虽然一度我也狂热过,个中经历,现在想来仍然感慨万千,那时,幸好耳边常常浮现出爷爷的话语:“挣再多的钱,都买不来一个好名声”。
我是留守儿童,是爷爷带大的我。爷爷终其一生都践行着他那“视名誉为自己生命”的信念。爷爷曾经参加初期的土改工作队,后来是村里的文书,虽然因为家庭责任放弃了升迁的机会,却在乡里很受人尊重。奶奶就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对于我们这个刚刚过温饱线的家庭来说,爷爷的正直、简朴、清廉,在我心里一直显得格外耀眼,这也无形地影响着我对待金钱的态度。
所以,在山区,在合初人,靠自己的劳动拿着每个月自己挣来的20__元报酬,我也觉得很自在。因为我的生命没有被金钱绑架。而且,爷爷也一直是最尊重我的选择的家人。
第二,合初人的价值观和公益理想与使命,是吸引我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我们合初人不仅仅是一个小农户,还是一个公益组织。朱艺老师十四年前创办合初人的价值观和理想,是我内心最需要的。而且朱老师作为创办人,知行合一,让我心里踏实。朱老师也给了我在亲耕实验中自主探索的工作空间。
而且,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做一个生态农耕的老师,帮助更多人从事生态农耕。个人理想与合初人的公益理想使命相吻合,于是我决定留在合初人了。
第三,朱老师的爱心与宽容。由于自己是留守儿童的缘故,从小缺爱和爱的能力。朱老师是机构领导和合初人耕读之家的户主,我在合初人待得越久,经历的事情越多,就越能感受到她的爱心与宽容(但朱老师不是那种给小恩小惠的人,朱老师还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
虽然她经常觉得自己还有哪些哪些都没有做好,但我觉得她仍然是我的榜样,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在合初人耳濡目染,让自己的爱与宽容得以滋养和成长。
而且小农户的生态农耕,是生产、生活合一的生存方式,有家的感觉,有利于爱心的生长,有利于爱的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