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解释是: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繁体是樂不思蜀。年代是古代成语。结构是紧缩式成语。拼音是lè bù sī shǔ。感情色彩是贬义成语。
关于成语乐不思蜀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示例 点此查看乐不思蜀详细内容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二、出处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三、语法
乐不思蜀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忘本。
四、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乐不思蜀的近义词
乐不思蜀的反义词
乐不思蜀的成语接龙
乐不思蜀、蜀鄙之僧、僧多粥少、少时了了大未必佳、佳肴美馔、馔玉炊珠、珠零锦粲、粲花之论、论黄数黑、黑咕隆咚
乐不思蜀的成语翻译
英语:too happy to think of home
乐不思蜀相关成语
乐乐不殆、闷闷不乐、乐善不倦、忽忽不乐、苦乐不均、乐此不彼、乐不可极、获陇望蜀
乐不思蜀相关词语
乐不思蜀、乐不思归、思归乐、不寻思、火不思、川蜀、蜀道、蜀魂、蜀鸡、蜀郡、蜀魄
乐不思蜀的成语造句
1.你到了外国,可不能乐不思蜀,忘记养育你的故乡故土啊!
2.有的人一到城里,很快沉迷于五光十色中,乐不思蜀,早忘故乡事了。
3.久在北京的他有点乐不思蜀了。
4.这次到海南旅游,大家玩得都乐不思蜀了。
5.想不到他上台北后,就乐不思蜀,怎么也不肯回来了。
6.你到了国外,可别乐不思蜀,忘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