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提是指公司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把原值数额作为费用税前扣除额分摊到本年度和以后每年的净利润中,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的手段。
会计计提采用时效性会计原则,适用于将更长时间范围内的支出分摊到更短时间范围内,其中固定资产是会计计提的主要方面。计提类型的固定资产可分为:无形资产、有形资产以及其他资产。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本质都是提取资产原值支出的可供扣除部分,作为税前费用分摊到本年度及以后每年利润中,以提高企业所得税利用效益,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会计计提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是会计事务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所得税的确认和报税有重要影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科学精确的计提和折旧,以保障企业的利益,减轻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拓展知识:
会计计提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的税费,还可以作为企业预算支出和财务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应在定期进行资产折旧时,考虑资产折旧的计提,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计提方法,以达到优化企业财务状况的目的。
其他相关内容推荐1
会计计提的前提是权现发生制,目的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会计计提发生在以下情况: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计提符合企业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体现了企业的谨慎性。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谨慎性也称“稳健性”或“审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持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补充:计提折旧的相关分录是什么?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按照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比如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入销售费用—折旧费,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入管理费用—折旧费。其具体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折旧费等,
贷:累计折旧。